首页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第三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29     访问次数:


  11月18日至19日,由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主办的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第三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国内部分高校及科研单位共九十余位学者、学生与会。会上,与会师生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听取了评议同学及点评专家的意见,会场氛围融洽、反响热烈。

  11月18日上午8时30分,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第三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在前主楼600会议室举行。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副院长李渊主持,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党委书记范立双,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所副所长、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周文玖教授分别致辞。

  范立双书记追溯了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的发展历史,指出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前辈学者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学史学科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师生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担时代使命,让史学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jpg


2.jpg


  周文玖教授介绍了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历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筹办初衷,感谢参会师生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2.jpg


3.jpg


  11月18日上午9时30分,主题演讲在前主楼600会议室正式开始。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瞿林东先生,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张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江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董欣洁研究员以及南开大学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朱洪斌副教授依次做主题演讲。主题演讲由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董立河教授主持。

4.jpg


  刘家和先生的主题演讲围绕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史展开。他一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史学史研究的发展状况,同时也给与会师生讲述了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史研究的发展史。对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他着重讲述了白寿彝先生的创始之功和重要贡献,以及在白寿彝先生的致力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瞿林东先生、吴怀祺先生、陈其泰先生等在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史研究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刘家和先生在主题演讲中明确表达了对此次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的衷心祝贺,并殷切期望后辈学子的学术研究“要理解我们自己的步伐,要理解我们中国史学、中国历史的特点。”


5.jpg


瞿林东先生的主题演讲围绕中国史学的“历史意识”展开。他指出所谓“历史意识”,一是认识到历史的客观存在,二是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是一个优良的传统,这深刻影响到中国史学发展的全部面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瞿林东先生在演讲中予以特别致意,并向与会学生指出: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中华民族要走向伟大的复兴,要建设中华文明的现代文明,其中自然包括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史学规模。因此,青年史学研究者需要继承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意识这个优良传统,更好的从事于历史学的学习和研究,并且用以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服务,推动史学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6.jpg


 张涛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一方面讲述了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介绍了前辈学者在各自领域所作的学术贡献,特别像陈垣先生的人格风范、治学精神,及其经世之学在抗战时期所产生的学术影响。一方面他也着重强调当下的史学研究应当把握正确的学术导向,在此基础上,史学研究者要尽可能注意当下最新的学术资讯和研究成果,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史料,做到博通与专精的结合,做有用之学。


7.jpg


 江湄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给与会学生讲述了史学史研究的魅力与治史经验。她指出史学史研究不同于历史研究,史学史研究首先看到的是著作,看到的是撰述,它所解读和呈现的是身处历史当中的人。因此,史学史研究者必须要回到特定的历史语境,去解读和呈现内在于历史的思想世界,这是史学史研究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它的重要性所在。当然,也正是因为史学史研究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这又需要史学史研究者时刻关注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以“通”的视野审视中国史学传统的源流本末。


8.jpg


董欣洁研究员给与会学生讲述了全球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空间融合问题。她认为全球史与国际关系作为两种专业领域,实际上分别研究人类横向交往过程的历史与现实,以空间范畴为切入点,连通对人类横向交往过程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就可以在生产与交往的相互关系中分析人类横向交往过程的脉络和趋向。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人类横向交往的演化方向,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一体化,并且不断向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民主化新进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全球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空间融合彰显的互联互通、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全球空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9.jpg


 朱洪斌副教授在主题演讲中给与会学生分享了王国维的遗民心态如何影响了他的上古史研究以及他最终的命运。他指出,王国维是一个被旧的思想道德所熏陶但同时又感染了日本东洋史学和欧洲东方学的学者,因此如何在清末民国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动荡的时代去坚守践行自己的文化人格,造成了他“一心挂两头”的尴尬境地。他一方面想通过历史重建来寄托他的文化精神,同时也用遗民的意识和新传统主义的政治文化观念评论近代的西方文明。事实说明,实证主义的研究很难承载王国维对中国文化延续下去的渴望,而遗民心态随着他在中外学术界的影响力的与日俱升,恰成他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那种痛苦,他的命运便只剩下“舍生取义”。


11月18日下午至11月19日上午,中国古代史学小组、中国近现代史学小组、外国史学小组与会同学分别进行了小组汇报和专家点评。

中国古代史学分论坛共有23篇论文,分为三场汇报,分别由江湄老师、赵四方老师、廉敏老师点评。这些文章在历史时段上纵及整个中国古代史学,在研究视野上不仅立意高远,同时论证过程中也见学术功力,充分体现了严谨认真的学术风尚和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综合诸位同学的论文选题和研究视角,其内容所及主要包括:一是立足于中国传统历史编纂的研究。王世龙注意到北齐所修《魏书》将被废黜的节闵帝纳入本纪,实际是为了解决孝武帝入关给东魏北齐所带来的合法性危机;张斌将元代《实录》的传布过程作为考察重点,指出曾经任职奎章阁的柯九思是元代《实录》传布到江南地区的关键人物;吴文杰则重新探讨了《明太祖实录》第三次修纂的时间、原因、过程等问题,为我们重新认识此书的编纂提供了新的学术认知;潘泽月以明代黄光升的《昭代典则》为中心,全面考察了此书的编纂缘由、成书年代、内容特点、史料价值及其不足之处;陈珍详尽梳理了清初北岳改祀浑源的经过,以及张崇德《恒岳志》与桂敬顺《恒山志》在正统性塑造与地理人文方面所做的努力。二是对中国传统史学观念与历史观念的研究。王轶龙以《三国志·蜀书》的“评曰”为中心,分析了陈寿“英雄观”的史学特点、产生原因与历史局限;丁文关注到刘知幾的直书曲笔观在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与认识判断上的思想倾向与不足;王富贵从北宋时期不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新旧《五代史》中的天命观;彭丽杰以传统史书地理志体例为核心,展示了汉唐以迄宋元时期以九州为核心的中国观念;王亮军通过对明代史料笔记中的史学“心术”论进行逻辑解析,认为其中存在着史学实践、史学反思、理论提升与史学再实践的演进脉络;韦瑶函则以清代两部《八旗通志》为切入点,认为清王朝通过将“八旗”描述为“方域”,以宣扬“华夷一家”的“大一统”观念。三是以文献学为切入点进行的史学史考察。王雪菲系统分析了《七录》“簿录部”的创设因素与理论依据,并提供了复原与辑佚的新思路;高超从传统书录文献中的地理类文本“记”、“志”出发,详细考察了两者在著录名目上的演变及其内涵迁转;卢子蒙则以宋代兵史书籍为核心,发掘这一书籍体裁的兴起与社会根源;范伟广从中古书志目录出发,深度解析了中古女训类书籍的演进历程;王松围绕程大昌《雍录》所收录的的长安地图,解读了其中所蕴含的空间叙事;成运楼从目录学独立的学术转向入手,为理解范晔“史赞”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解释理路。此外,王晨通过对先秦简牍的物质性考察,分析了《吕氏春秋·赞能》篇的隔简错字问题;席艺璇关注到不同历史文献中“贾谊之死”的隐微书写,借此观照司马迁的“作者之意”;田丰注意到《汉纪》对文、宣二帝的地位重构,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强化献帝合法性的经学理路;厉泽文以唐初政治中所推重的“汉故事”为核心,细致分析这一政治行为的现实效用及其历史成因;蒋铭通过对读焦循与章学诚的学术著作,发现二者在历史认识论、方志学研究、性理之学上均存在诸多共性;常孙昊田在系统解读《汉书·五行志》的基础上,认为《五行志》是以《洪范》解释《春秋》灾异的历史文献,将其放置于《春秋》学的发展脉络更为合理。


3.jpg


4.jpg


中国近现代史学小组共有22篇论文,分为三场汇报,分别由陈峰老师、朱洪斌老师、储著武老师点评。本组论文选题多样视野开阔,凡论述所涉及,大要包括近代史家的学术贡献与交流互动、史学的近代转型、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跨文化与国际视野中的历史书写等,展现了来自不同高校青年史学史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思考。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近代史家的学术贡献与交游互动。邓智中考述了邓之诚与聂崇岐之间的学术交谊及其对彼此学术工作的影响;黄学友认为王崇武受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的影响,与吕思勉之间史料观具有分歧,据此梳理近代史家的学术分野;杨情则厘清了陈述与金毓黻学术交游,指出两人在辽金史研究上既有共通也有不同,反映出当时学人治学风骨;刘明慧以《中国文化史》为中心,讨论了柳诒徵对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接受和应用;胡聪探讨了陈垣先生的“中华民族”观及其广泛影响。

二是史学的近代转型问题。葛耀东指出诸子“地域性”在近代的“凸显”,既是传统学术认识和争论的延续,又受西方史学方法、历史文化形态的启发;樊柏宏深入分析了20世纪初期史家对《史记》的评论与解读;汤阳认为清末十余年间史传写作特点有别于传统史传,具有转型时期特征;马郝楠从梁启超和康有为对经史关系认知分歧的视角,阐释了近代史学的新旧交替;王乐鑫则从科举与学堂合而为一的制度变化角度,考察了近代史学转型的新视角。

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王博认为《读书杂志》的编辑方针和运营特色,不仅为1930年代初的上海左翼知识分子提供了公共言论空间,也为社会史论战的到来做好了物质准备;李楠分析了吕振羽《常识讲话》对通俗史学的贡献;何聪聪则辨析了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的修订过程;李瑞璞指出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中国化;王玉婷则探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构建问题,并提出应该重视陈守实在为代表的一干党外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刘彦霖讨论了侯外庐所提出“早期启蒙”的学术理论对中国社会与思想的现代转型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四是跨文化与国际视野中的历史书写问题。高博文探讨了政治学概念在太平天国政体研究中的跨文化引用;韩晶晶认为李文彬《中国历史纲要》反映出一位跨文化语境知识人身上民族意识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复杂张力;曲宁馨回顾了民国时期中国学界关于日本汉学史的书写的起步阶段情形与特点;吴昕璇根据王桐龄留学日本东洋史背景,指出他吸收梁启超史观并进行发展,书写反映民族融合的中国民族史;徐冯媛揭示了李约瑟在华学术经历如何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中国科技史的认知,并最终促使他创作出了具有东西方视野的代表作。


5.png


6.jpg


   外国史学小组共有15篇论文,分三场汇报,分别由董欣洁老师、邓京力老师、张旭鹏老师点评。与会同学的论文聚焦外国史家、史著,所关涉的问题既包括认识论、方法论,也包括历史的客观性问题、叙事主义历史理论等,论文选题丰富、论述方法多样、见解深刻。

一是关注如何处理“历史实在”的问题。曹家豪指出“叙事语句”是阿瑟·丹图于其《分析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分析历史认识的根本特征的概念,丹图在分析的历史哲学的理论传统内提出叙事解释模式作为覆盖律解释模式的替代方案,以图调节史学实践和覆盖律解释模式之间的张力;邵扬舟讨论了卡尔·贝克尔相对主义史学思想的生成、发展与转型,并透过贝克尔思想窥见当时美国史学研究所经历的“范式转换”;刘昕从“遭遇”和“事件”这两个概念出发,介绍了佐尔坦·西蒙与海登·怀特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案的相似性,认为叙事主义历史理论的边界正是实质性历史哲学的起点;郭珊伶深入阐释宫崎市定的“景气史观”与“年鉴学派”理论的关系,介绍了宫崎市定对“年鉴学派”理论和方法的接受、内化与运用;牛宇祺以施特劳斯对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解释和批判为核心,梳理其解释柯林武德思想的逻辑脉络;陈权力图揭示沃尔什历史哲学二分法的理论来源,并认为沃尔什历史哲学二分法确实受到布劳德划分观点的影响。

二是以多样的方法廓清理论的面貌,比较研究、文本分析等。胥晨曦立足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着意于探析历史意识在中西方的起源问题;郭景涛从历史事件的记忆维度着手,认为历史事件的存续依赖个体记忆的持续性以及集体记忆的稳定性;赵瑞祺聚焦现象学与历史理论的结合,认为大卫·卡尔以“经验”概念为中心,采取了一种现象学路径,试图在冷冰冰的叙事文本之外,寻找有温度的历史经验;张翔认为《如何书写历史》集中反映了法国史家保罗·韦纳的历史书写理论,并表现出强烈的巴洛克风格。

三是对“文化视角”与“文化转向”的把握,以及关注史学的研究与传播问题。李佳骏从文化视角分析英国口述史,侧重于社会史范畴的英国口述史,将个体经历置于更广泛的历史脉络中,认为口述史在帮助解决英国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郭玉飞强调萨缪尔的公共史学也是一种以行动主义为导向的、大众参与式的历史实践,其中暗含着对专业历史学家历史解释权的争夺;郑泽宇基于对西方数字史学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数字史学学术内涵和学术脉络的生成与流变,反思其作为数字时代新兴史学领域的形成与特征;佟文宇围绕《反思历史》杂志的实验史学(1997-2017),探究一种史学的话语实践,具体阐释了“实验史学”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在历史实践上的特征及意义。


7.jpg


8.jpg


在分组汇报的过程,每位同学均将自己的论文做了汇报,并听取了评议人与点评老师的建议。

11月19日上午10时50分,论坛闭幕式在前主楼600会议室举行。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张越教授主持闭幕式。山东大学成运楼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王乐鑫同学、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胥晨曦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小组、中国近现代史学小组、西方史学小组的汇报、评议与交流情况。

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版史学所副所长、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教研室主任董立河发表闭幕致辞。董立河教授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强调学术论坛对于学人素质提升、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张越教授对与会师生的支持表示感谢,认为本届论坛的参会论文在问题意识、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都有亮眼之处。最后张越教授宣布第三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9.jpg


10.png



撰稿:王亮军、汤阳